智慧型實驗室項目建成后,實驗室將全天開放,借助互聯網平臺,除了滿足相關實驗課程之外,還能滿足全校教師及學生教學科研活動對場地、設備的需求,充分實現校內共享共用。
對實驗室的建設主要是分成三部分建設工程:
首先是網絡及實驗室設備智能化改造;
其次是建設智慧實驗室管理平臺,通過平臺的建設連接網絡層和應用層;
最后是在平臺上各種具體功能應用的開發,包括智能排課系統、智能安全監控體系、智能電力系統、虛擬云桌面等。
1、基礎設施層的建設
主要是對網絡層的改造,網絡性能可保證大量網絡業務能順暢運行,提高網絡數據傳輸的速度,從而提高用戶的上網體驗。
性能不僅要滿足當前的網絡需求,也要能完全滿足未來幾年網絡應用對網絡性能的要求。有規模的業務中心、數據中心會逐步建立,會有多臺服務器、智能網絡設備的高性能接入。
因此,整網網絡的結構設計采用三層架構,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以及綜合布線改造。
通過對網絡基礎層的重新改造,建立一個可以提供多維網絡連接的網絡體系層,為智慧實驗室的信息傳輸構建渠道。使得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實驗資源、信息資源以及信息化系統可以連接在一起,實現資源共享。
另外就是對設備的改造,這個是屬于智慧實驗室中的感知改造,把分布在不同地方的設備通過RFID標簽設備進行管理,對這些設備的位置信息和性能狀態可以實時的反饋到智慧管理系統中,當設備的位置進行變更或者移動的時候,可以通過系統快速的獲知,這樣既保障了設備的安全也使設備的管理更加方便快捷,設備資源的共享率會大大提高。
2、平臺應用層的構建
平臺主要分成兩大模塊:
一個是虛擬仿真教學平臺,通過把常用的虛擬仿真課程集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網上虛擬仿真教學系統,同學可以通過網絡來進行課程上的一些仿真實驗,幫助同學加深對理論的掌握,例如:網上財務審計、物流仿真實驗等。
另一大模塊就是管理平臺,把課程安排、設備管理、數據管理融為一體的綜合性智慧管理系統,主要功能就是實現智能排課系統、智能監控系統、智能電力系統等一系列的功能應用。
3、具體應用功能的開發
通過統一的管理平臺把相應的功能集中在一起,逐步開發相應的功能模塊,首先建立智能電力模塊,在重新構造網絡層的時候也對電路進行智能化改造,對實驗室的電路、防雷系統、冗余電路系統等實現智能化管理,保障實驗室的電力供應。
其次就是安全保障功能的開發,包括對環境的檢測,實現對溫度的智能化管理,通過智能門禁和監控系統,對非授權的人員進行檢測,如果非授權人員在非工作時間進入實驗室則進行報警處理;其次是智能化開放預約系統,通過網上預約,然后進行身份授權,學生可以自由的使用實驗室的空余計算機進行試驗,提高計算機的使用率。
除此之外還提供移動管理功能給實驗室管理人員進行使用,保障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對實驗室進行實時的監控,遠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