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最基本的物質基礎。隨著人類改造利用自然能力的提高,生態環境也越來越多地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其中又多是負面影響,區域甚至是全球生態日益惡化,形成諸多環境問題。
解決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的對策有哪些?
技術方面
農村生活垃圾與城市生活垃圾有許多共同點,同時又有其特殊性。在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面廣泛運用的填埋法、焚燒法、堆肥法等均可運用于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
1、填埋法
填埋法是農村生活垃圾的最終處置方法。經過焚燒或其他方法處理后的殘余物被送到填埋場進行填埋。其原理是將垃圾埋入地下,通過微生物長期的分解作用,使之分解為無害的化合物。
在農村,一般有很多天然的或廢棄的低洼地、水坑、干涸的河流等,很多農民就將生活垃圾直接傾倒其中。這樣就很容易造成水、土壤和大氣的污染。農村地域廣大,選擇垃圾填埋場應避開易滲透以及靠近河流、湖泊、洪災區和儲水補給區的地理位置,要在填埋場底部加防滲層。在自然村建立垃圾中轉站,建立完善的衛生責任制度。及時清運農戶生活垃圾,將垃圾填入選好的填埋場蓋上黃土壓實,使其發生生物、物理、化學變化,分解有機物,達到減量化和無害化的目的。
2、焚燒法
農村生活垃圾在組分和性質上與城市生活垃圾相似,只是在組成的比例上有一定的區別。農村生活垃圾有機物含量多,水分大,同時參雜化肥、農藥等與農業生產有關的廢棄物。但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生活垃圾的組成正趨近于城市生活垃圾。農村生活垃圾中,廢塑料等可燃成分較多,具有很高的熱值,采用科學合理的焚燒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焚燒處理是一種深度氧化的化學過程,在高溫火焰的作用下,生活垃圾經過烘干、引燃、焚燒被轉化為殘渣和CO2、SO2等氣體,可以經濟有效地實現垃圾減量化和無害化。焚燒后的灰渣可以作為農家肥使用,同時可以將產生的熱量用于發電和供暖。焚燒技術適用于可燃組分較高的農村生活垃圾(可燃組分較低時也可采用焚燒技術,但需添加助燃劑),焚燒時要求焚燒爐內有較高且穩定的爐溫、良好的O2混合工況、足夠的氣體停留時間等條件。因為焚燒工藝和作過程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運行效果和尾氣中的污染物的濃度。在焚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易造成環境污染,因此,選址時距離有人居住的地方至少要有1000m以上,其次是焚燒爐周圍不能有農作物,最好選在偏僻的山坳。
以上是關于解決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的對策的相關內容,僅供參考!!!